盛夏傍晚,在清溪三门境内沙柳街道办事处上游,放眼望去,水面波光粼粼,两畔绿树倒影、花草摇曳。沿溪而下,依溪而建的滨江步道蜿蜒成趣,周边村民则结伴而行,或散步纳凉,或悠然闲坐,或伴着音乐跳排舞,间或还有孩童的嬉戏打闹声传来,一派幸福和谐的景象。
“现在的清溪就像一个大花园,一年更比一年美,我们都爱来溪边走走,就连很多城里人也喜欢到这里来散步休闲。作为本地村民,我们感到很自豪。”谈起清溪,沙柳街道沙柳村村民周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清溪的美丽蝶变
离不开我县开展的美丽河湖建设
清溪,源于天台苍山,经天台泳溪、宁海桑洲流入沙柳街道,全长40多公里,下游宽120米。清溪沙柳段西起书带看村,东至船帮里村外黎自然村将军山,流经15个行政村,是沙柳的母亲河。
自十二五开始,我县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对清溪开展综合整治,通过综合整治,建设了挡墙堤防、蓄水堰坝、生态驳岸、亲水平台、景观绿化、休闲公园等,不仅提高了沙柳的防洪排涝能力及灌溉能力,还为沿溪村民提供娱乐休闲廊道,提升清溪周边的水环境。
然而,清溪沙柳段的上游——书带看至汪家洋段还存在着部分防浪墙状况差、河段两岸岸貌乱、河道管护水平低等问题。
为进一步提升清溪水质和整体环境,真正提高周边村民的幸福感,在之前综合整治的基础上,今年,我县把清溪美丽河湖创建列为县政府的民生实事之一,同时其也成为了省市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。创建范围为书带看至外黎段,投资约300万元,重点建设清溪上游段,包括绿道、绿化、亲水平台、河滩梳理、景观节点、管护设施等建设。
“我们打造美丽河湖的根本目的,就是让人民拥有幸福感。”县水利局农村水利事务中心主任杨自强表示,“美丽河湖”建设因地制宜,充分发挥地域特点、彰显人文特色,建设安全流畅、生态健康、水清景美、管护高效、人水和谐的具有诗画江南韵味的河湖,美出新的价值。
书带看村防浪墙段拆除新建及景观提升,滩地左岸的三处排水口加固再处理,新建绿道、下河平台、休闲平台及亲水平台,对沿溪绿道进行景观绿化提升,清理河床垃圾……一项项工程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,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施工建设,清溪沙柳段上游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,整个流域也基本建设成为了集防洪、生态、休闲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带。
“美丽河湖”不仅要高颜值、多功能,更要凸显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。
“我们在清溪‘美丽河湖’创建中,也认真分析梳理沿线自然、人文、产业等要素,充分结合当地的特色。”杨自强表示,考虑到当地滩涂养殖资源丰富,在堰坝布设上实行鱼鳞堰和汀步深度结合,不仅保障下游防洪安全,也更具观赏性。
“如书带看村以前叫水打坎村,我们就根据这个元素,在对已有防浪墙拆除并重新浇筑完成的基础上,放置了浪花形状的浮雕和宣传牌,跟之前的村名形象地结合起来,把乡愁化成故事。”他介绍,同时,根据清溪沿线木偶戏、佛教信仰等本土非遗文化,创新实施“一河一故事”,建设文化长廊和集中展示区,着力推进当地文化的传承。
如今,溪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,一幅绿水青山、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,正在沙柳徐徐展开,构建了人水相亲格局,打造了“山水相逢”的“至美沙柳”,共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。